重磅!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我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准入限制措施。此外,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准入限制措施。
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修订外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在种业、船舶和飞机制造、证券、银行、保险、职业培训等众多行业、领域取消或放宽了外股比限制,为外国投者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在制造领域,我国对外股比采取限制措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1994年,我国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年我国出台了《中国产业政策》,规定外企最多只能与两国内企合,且在合企业中的股比不得超过50%。不过,随着中国品牌的逐渐壮大,我国不再依赖“以市场换技术”这种被动的发展策略,于是近年来对外股比限制措施悉数放开。
2017年6月,国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完善投项目管理的意见》,其中规定,新建中外合纯电动乘用企业不再受“两个名额”限制。
从2018年初起,新版外商投准入负面清单开始正式实施。在制造领域,相比2020年版文件,新清单明确,将取消乘用制造外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及两以下生产同类整产品的合企业的限制。
从具体措施来看,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新能源外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外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外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企业不超过两的限制。
至今,行业对于外股比的限制措施已全面放开。
随着合股比政策的松动,近几年行业已经有几合企业完成股比调整。其中,宝马于2018年增加了其在华晨宝马的持股占比至75%;2017年,大众与江淮成立新能源合企江淮大众,这也是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合企业;2020年12月,大众增持江淮大众股份比例至75%,并接管企业管理权,合企业也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有限公司。
另外,特斯拉也成为了首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独厂商。如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特斯拉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今年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完成了第200万辆整下线。
在商用领域,四川现代也早在2020年完成了股份变更,由韩国现代自动株式会社100%持股,并更名为现代商用(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了国内首外商独的商用企业。(文/第一财经,编译/邢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