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车型两年后上市 大众小鹏深度携手“加速度”

驾乐达人 2024-03-03 08:30 阅读数 86160 #驾车宝典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在中国,为中国”,大众汽车集团持续推进在华电动攻势。

合作车型两年后上市 大众小鹏深度携手“加速度”

2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官宣,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已签署平台与软件联合开发技术合作协议,实现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23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完成收购小鹏汽车已发行及在外流通股本总额的4.99%。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大众(中国)方面获悉,此次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聚焦双方在合作初期共同开发的两款大众汽车品牌中型车,其中首款产品为SUV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联合开发,大众汽车品牌产品上市周期将大幅缩短超30%,首批两款车型已确定于2026年上市。

“特斯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打破了传统造车周期,使其从过去的36个月缩短到24个月,甚至更短,缩短研发周期可以帮助大众汽车在竞争中与中国对手保持同样的身位。”前罗兰贝格、西蒙顾和资深顾问陆盛赟向记者指出。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想要开拓极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并取得领先优势,速度至关重要。”

大众汽车集团2030愿景是成为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对此,贝瑞德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纯电动车型。”

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超过30%

记者关注到,该协议不仅明确了双方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国中型车市场的智能网联车型,也为双方未来更广泛、更深入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

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联合采购计划,对共用的汽车及平台零部件进行采购。

据大众(中国)方面介绍,通过联合采购,将优化集团和小鹏双方的成本结构,使双方联合开发的中型智能网联车型更具经济竞争力。同时,通过联合采购,以及在车辆设计和工程阶段应用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是这一合作的对接枢纽,将确保最佳的协同效应。

贝瑞德表示:“我们坚定贯彻‘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以满足中国客户独特需求为宗旨,不断拓展本土产品组合,持续提升研发实力。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我们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在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市场环境中,这将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竞争力。”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发周期的长短,不仅关乎新车上市时间,还会影响研发效率和成本,也将直接影响车企的竞争力。”

两款车型将于2026 年上市

“大众汽车品牌正在不断扩展电动车型的产品组合,以满足中国客户需求。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将为我们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我们现有产品组合的基础上,快速且高效地打造两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大众汽车品牌计划明确,将进一步开拓前景广阔、稳步增长的中型车细分市场。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侠表示。

据悉,双方共同开发的两款电动车型将配备先进的软硬件,同时具备直观、互联的数字体验和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孟侠透露,两款车型都将于2026 年上市,其中首款车型为SUV。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联合开发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们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的又一重大里程碑。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之间的战略合作模式在汽车行业没有先例可循,双方对于战略合作的深度共识和过去8个月来双方研发团队间缔造的坚固信任纽带为项目的顺利启航铸造了坚实根基。”何小鹏还特别提到,通过联合采购计划,协同效应已经开始兑现。

以“中国速度”加速发展

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出,大众汽车集团积极拥抱“电动智能时代”的强烈决心。

贝瑞德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集团已经设定了明确的2030年目标,要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以及保持在中国市场排名前三,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

“我们正以‘中国速度’加速发展。”贝瑞德曾多次表达中国市场对于集团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维持竞争优势,也一定会在其他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赢得中国市场者也能赢得其他市场。”

为驱动战略发展,2023年7月,大众汽车集团斥资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85亿元),在安徽合肥打造先进的生产、研发和创新中心。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这一布局的核心,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

此外,近年来,大众汽车集团积极探索与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的合作。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与地平线签署了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一揽子合作协议。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官宣联姻江淮汽车的同时,宣布投资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获得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26%的股份。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热门